中文注册 |登录

圆通禅堂论坛每日教言 › 查看主题

4736

查看

0

回复
返回列表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特殊贡献!

go

《百忍歌》评唱(2)

楼主
发表于 2015-1-16 08:47 | 只看该作者 | 倒序看帖 | 打印

师父开示:

       “方寸之间当自省,道人何处未归来,痴云隔断须弥顶。”“方寸之间当自省”是说在心地的角度,心念之间,一个是争、一个不争;一个是忍、一个是不忍,这就是“方寸之间”。也就是说,我们在心念的转换之间,应该经常反省自己,你是不是个道人?你要是道人就忍,不是道人就不忍。

       为什么修行人不能证悟空性?道家不能成仙?因为那个愚痴像厚重的云彩一样遮挡了须弥山的顶,让我们看不到究竟之处,是我们愚痴的概念遮盖了自己真如自性的光明,遮盖了我们真如自性的妙高之处,愚痴是什么?就是不会去忍!

       “脚尖踢出壹字关,万里西风吹月影。”“壹”是指“道”,“壹”在古时候指万法归一,这个“壹”是真理,可是究竟的真理非关言说,含有“百尺竿头,更进一步”的意思。现在他说的“无字关”也好、“壹字关”也好、“无门之门”也好,就是说当你一旦能明白究竟的真如自性以后,那个遮蔽须弥山的痴云就被浩浩西风吹散,晴空万里,然后就会看到皎洁的明月,就会清楚地看到万事万物的本面,当然须弥顶也就显露出来,分明无二了。

       “天风冷冷山月白,分明照破无爲镜。”是西风,更是天风。清秋之月在冷冷天风的映衬之下更加皓洁,皓洁之月如同我们的真如自性——照破了无为镜。所以说痴云要吹散,真如自性的明月要清澈地朗照,而且要达到无是非的妙高峰顶,达到真如无为的、连忍都不执著的这种无为境。

       “心花散,性地稳,得到此时梦初醒。” “心花”是指我们的妄心意识,“性地”指真如自性不生不灭的究竟空性,这样一指大家就明白了。这种能造成忍与非忍,造成苦乐、是非、饥寒、欺怒等等虚妄的心意识,在我们破了无明,知道了它是虚妄的以后,自性那种真实的空性、无为境显现的时候,才真正被认识到它的虚妄性——我们的大梦才醒了!

       也就是说,开悟了,你就知道万事万物是个缘起的幻化。对待缘起幻化,正确的态度就是接受,没有什么对错好坏,一切汇归于真如自性的寂灭境。开悟了以后,你就知道,根本就无有能所,无能所就无所谓忍与不忍!万事万物都是你自己,或者万事万物与己不相干!!!这样,你就明白:忍也没关系。

       “君不见,如来割身痛也忍,孔子绝粮饥也忍,韩信胯下辱也忍,闵子单衣寒也忍,师德唾面羞也忍,刘宽污衣怒也忍、不疑诬金欺也忍,张公九世百般忍。”——这是很多古人非常能忍受的公案和典故。

       “如来割身痛也忍”-这是“歌利王割截身体”的典故。大家都知道,佛陀因地中在山中修行,有一个国王,带着自己的宫娥彩女去郊游,看到佛陀的相好庄严,这些女性就围着祂,没在意国王。国王恼羞成怒,把如来的身体割了,如来也没有生气。

       为什么没有生气呢?正如唐伯虎所说的,证入空性以后对痛与非痛、能与所、人与我等等所有的东西都没有执着了,所以他知道没关系。好多人不能理解割截身体,怎么能忍得下?其实证入真如自性以后,对痛的觉受力就不一样了,实际上,他的心跟我们世俗人对痛的觉受轻重感觉程度是不一样的,证入真如自性对“忍”就不是个大问题了。所以如来割身也忍,其实并不是忍,也只能用忍来表示。

(待续)


——摘自师父2014年在网络圆通禅堂中开示2015.1.16


欢迎来到圆通禅堂--www.yuantongct.com--依持正见,倡导实修!

TOP

圆通禅堂 ( 赣(2022)0000011)|联系我们

GMT+8, 2024-4-28 06:14, Processed in 0.015471 second(s), 10 queries.

普渡 慈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