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注册 |登录

圆通禅堂门户佛教教育 › 佛法生活 › 查看内容

阅微草堂笔记白话文--卷二十(2)

2011-9-23 08:27| 发布者: 慧莲| 查看数: 1750| 评论数: 0

摘要: 略

  仙山灵境

 

    海里的三岛十三洲,昆仑山的五城十二楼,被词赋家们引用已经有很长时间了。朝鲜、琉球、日本等国,都能读中国书。我曾见过日本的《五京地志》和《山川全图》,书中所标明的日本国界绵延好几千里,但并没有记载什么仙山灵境。我就曾和朝鲜、琉球的朝贡使促膝长谈,我问起过仙山灵境一事。他们都说,东洋除日本外,还有大小国家数十个,大小岛屿不知有几千几百个。这些清朝人肯定没有去过的地方,却往往有商船,不远万里地往来贸易,但都说没有听说过仙山灵境一事。只是在琉球有一海水低陷的地方,近似于传说中的三千弱水。但经过那儿的船只,偶然赶上风平浪静的时候,往往也得以返回,也没听说有什么白银的宫殿之类。传说那是个可望而不可及的地方。那么所谓三岛十三洲,难道纯属虚构之词吗?《尔雅》、《史记》都说黄河发源于昆仑山。据考察,黄河有两个源头。其一源出于和阗,一源出自葱岭。有人说葱岭是主要源头,和阗的源头流入其中。也有人说和阗的是主要源头,葱岭的源头流入其中。应该说,两个源头既然汇合,就分不出谁主谁次来。但葱岭、和阗都是在大清的版图中,在那里驻军屯田已达四十年之久。就是那些地方的深山险谷之中,也有人耕种放牧。不论两处源头哪一处是主源,不过两座山中,定有一处是昆仑山,这是确定无疑的。但所谓的瑶池、悬圃、珠树、芝田,不仅从来没有见过,而且从来没有听说过。那么所谓五城十二楼,不更是荒唐的么?不仅如此,灵鹫山就在如今的拔达克善,诸位佛爷和菩萨的骨塔至今还存在,上面题写的梵字,都与经典一一相符。还有六百多间石屋,就是所谓的大雷音寺,有回部的游牧民住在里面。清军在剿围波罗泥都、霍集占时,曾到过那儿,所见的就是上面提到的这些。所以那些不同的庄严的传说,似乎都只能是经过渲染加工了的故事。相传在回部祖先居住的地方,以铜筑城。可是东部的回部说,铜城在它东边万里的地方,而西部的回民也说,铜城在它东边万里的地方,双方都是遥遥地顶礼膜拜,但至今谁也没有去过,据此估计,南怀仁所著《神舆图说》中所记的五大人洲,还有珍奇灵怪之物,也都是子虚乌有。编修周书昌则说:有佛缘的人,才能见到佛界;同样,只有有仙骨的人,才能见到仙境。而不能因为一般人看不到,就武断地说没有佛界仙境。我就曾见过一位道士游历昆仑山回来后,讲的和过去的记载完全符合。这种说法我就搞不清楚了。

 

    狡黠仆役

 

    翰林院修撰蔡季实有个仆人,是京城里的长随出身。他机灵善于应变,季实很得意他。有一天,这个仆人的两个幼子突然暴死,他的妻子也在家上了吊。因为不知是什么原因,只好埋葬了事。他家有个老妈子偷偷对人说:他的妻子有外遇,想毒死丈夫,然后带着孩子嫁人。她暗里买来砒霜放在饼里,等丈夫回来吃。不料被两个孩子偷吃了,都被药死了。他妻子悔恨不已,也自杀了。这老妈子曾在黑夜里躲在窗外偷听,只听到了密谋的大概意思,没听出姘夫是谁,也就无从查询了。这个仆人不久也发病死去了。死后,他的同伴私下里议论说:主人一味地信任他,他却千方百计地骗主人。别的事不说,就说昨天,主人在四更天要去圆明园值班,他却故意把驾车的骡子放跑了。赶车人去追,好久没有回来。眼看着要到四更天了,去别人家借车肯定也来不及,主人便急忙叫他去雇车。他却说风雨就要来了,没有五千钱是雇不来人的。主人无奈,只好答应了。这不太过分了么?他家遭了大祸,也许是因为这些事。季实听了这些议论,说:他早就该死了,我误以为他是个很懂事理的人。

 

    父财子败

 

    杨槐亭前辈说:他的乡里有位官员辞官回家,闭门休养,不参与外面的事,享受隐居山林般的乐趣,唯一苦恼的是他没有儿子。晚年他有了一个儿子,百般疼爱,却因生水痘,病情危急。他听说劳山有个道士能预知后来,便亲往请问。道士一笑,说:令郎还有许多事没做完,哪能就死?于是果然遇上良医,治好了他的儿子。后来这个儿子骄纵挥霍,竟败了家,以致流落乞讨,祖宗们也断了香火。乡里人议论说:这位回乡的官员没有罪过,也没有什么善举,不应该有这么个儿子。不过他原来只是个贫寒的读书人,当县令不过十年,却积攒下数万钱。莫非致富之道,有不可告人之处么?

 

    贪婪致死

 

    杨槐亭又说:有一位学茅山法术的人,整治鬼魅,大多十分灵验。有一家人被狐精危害,请求他前往驱除。他整理法器,按约定的日期正要出发。有一位他一向熟悉的老翁来访说:我长久与狐精交朋友。狐精的情况危急,请求我来说句话。狐精没有得罪先生,先生与狐精也没有什么仇恨。先生只不过得了那人的钱财,所以替那人办事罢了。狐精听说事成之后,那人答应馈赠给先生二十四两银子。现在狐精愿意交纳相当那人十倍的数额给先生。先生能不去管这事吗?说着就将银子放到桌上。这个人本来就很贪婪,当即接受下来。第二天,他就回断前来请他的人说:我的法术只能惩治普通的狐精而已。昨天,我召神将来检查,在你家作祟的乃是天狐,这不是我所能惩治的。他获得赠银之后,洋洋自得,就想狐精既然有很多银子,就可以用法术去索取。他因此召集四境的狐精,以雷斧火狱威胁它们,使它们向他纳贿。他频繁地索取,狐精承受不了,就一起商量盗走了他的符印。他就被狐精所依附,颠狂号叫,自己投进河里。群狐摄去他的银子,一点也不留下。人们以为他像费长房、明崇俨那样升天去了。后来,他的徒弟暗中泄露秘密,人们才知道他导致失败的原因。操持符印,役使鬼神,驱除妖厉,这种权力与官吏的权力是相似的。接受贿赂,放纵奸狐,已是不可做的事;却又想方设法来满足贪欲,难道能逃脱天道神明的明鉴暗察吗?如果没有群狐杀死他,他应当终究也逃避不了神明的惩罚。

 

    弄巧成拙

 

    天地高远,鬼神幽暗不明,他们似乎与人间并无瓜葛。可有时,他们对人间事物的反应却像声音的回响一样准确及时,以人的智力,根本无法与他们抗衡。沧州的上河涯有位某甲之女,许配给某乙之子为妻。两家皆为小康之家,婚期就定在一、二年内。一天,有个算命先生途中遇雨,借宿到某甲家。某甲请他为女儿算命。算命先生沉思了半天,忽然说:我没带算命书,这命没法算啊。某甲听他话头儿不对,就一再追问,他才又说:看她的八字,命中注定作人家的侧室,您家似乎也不应该在此处。可是,听说您女儿出嫁之日已经有期,而且他们的属相并无相克之处,绝无再嫁的道理。这就使我更加怀疑了。有个生性狡猾的人得知了此事,便想借机牟利,他劝说某甲道:您家能有多少钱?再要嫁女必然加大开销,益发财力不支了。您女儿既然命中注定该做侧室,不如先谎称她已患病,接着谎称已经病死,买口空棺火速下葬;然后乘黑夜带着女儿直奔京城,改名换姓将她卖入富贵人家为妾。这样,你可以在家坐等,自然有大笔钱财送上门来。某甲采纳了这个主意。到京城后,正赶上有位大官嫁女儿,想找个美女作陪送,于是用二百两银子买下了某甲的女儿。过了一个多月,大官乘船送女儿回南方老家。船行至天妃闸时因故沉没了,合家大小皆葬身鱼腹,只有某甲之女被人搭救,得以生还。因为她是少女,没人敢收养,就把她送交官府了。官府询问来由,她因在那大官家时间不长,只知道主人的姓,至于爵位和籍贯,她一概不知;对于父母的姓名住址,她却说得一清二楚。官府的公文发至沧州,某甲卖女之事也因此而败露。这时,某乙之子已与其表妹结婚,自然没有毁弃前盟的道理。他听说某甲卖女儿得了不少银子,一怒之下想要告官。某甲被逼而陷入窘境,表示愿将女儿仍嫁某乙之子。那位表妹听说此事,也要告官。一时间矛盾纠葛纷纭交错,看那势头,将要酿成一场大官司。两家的亲朋好友出面帮助调停。让某甲出钱迎回女儿,并把女儿嫁给某乙之子为侧室,这场纠纷才算平息下来。某甲的女儿回到家后,某乙之子亲自上门迎娶。某乙命儿子用牛车将她接到家中,见到婆婆时,她苦苦辩解,说被卖到京城,转嫁他人绝不是自己情愿的。婆婆说:既不是您情愿的,为什么卖你时,你绝口不谈已经有了丈夫?她无言以对。婆婆带她去拜见正室,她稍稍迟疑了一下。婆婆马上说:你被卖给人家作妾,也敢不拜见正室吗?她又无言以对,只好按常理拜见了。婆婆始终把她当作婢女一样使唤。这事发生在雍正末年。当时,先祖母张太夫人正在水明楼避暑,对此事知道得最详细。祖母曾对侍女们说:某甲不过是贪图金钱,他女儿奢望富贵,所以才生出了这个鬼主意。没想到,不仅没占便宜,反而连本儿都搭上了!你们应以此为戒,消除妄念才是啊。

 

    婢女文鸾

 

    已故的四婶李安人,有个叫文鸾的婢女,李安人最喜欢她。那年我寄信给四婶,要她帮我找个侍女。四婶在几个侄子中最喜欢我,就打算把文鸾给我。她私下里问文鸾自己的意见时,她一点也没有拒绝的意思。四婶就帮她准备好衣服首饰等,并选好日子要送她到我这里来。但有人嫉妒,就唆使文鸾的父亲提出许多苛刻的条件,事情就泡汤了。文鸾竟忧郁成病死去了。我以前并不知道这些事。几年后,才渐渐地听到一些传闻,也像雁过长空,影子掠过水面一样,没留下很深的印象。直到今年五月,我将随从圣驾到滦阳,临行前收拾行李时,有点疲劳,就坐下来闭眼休息。忽然梦见有一个女人翩然而来。因我不认识她,就惊问她是谁。她却伫立着一声不吭,我也一下子就醒了过来。我不知这是怎么一回事。等到和家人一起吃饭时,我就偶然提及这个梦。我的三儿媳,原来是我外甥女,小时候在外婆家时,常和文鸾一起玩,又加之她熟知文鸾含恨而死的事,就猛然醒悟道:会不会是文鸾?于是她详细地描绘了一下文鸾的身形容貌,却与我梦中所见的女人十分相符。是不是她呢?为什么我二十年来一直都没有把那件事放在心上,而她却突然无缘无故地闯入我梦中呢?于是我就打听她葬在什么地方,准备将来为她立一块碑。家人都说她的坟墓已夷为平地,淹没在荒榛野草里,辨认不出来了。我只好把这件事情记载下来,来安慰黄泉之下的幽魂。记得在乾隆三十六年,我写过一首《秋海棠》诗,诗道:憔悴幽花剧可怜,斜阳院落晚秋天。词人老大风情减,犹对残红一怅然。简直是为文鸾作的一样。

 

    《拙鹊亭记》

 

    宗室敬亭先生是英郡王五代孙,他著有《四松堂集》五卷,其中有一篇《拙鹊亭记》写道:鹊巢被鸠占据,人们都说是因为鹊巧而鸠笨。我这小园里的鹊,却成十成百地结伴都只栖息在林子里。看那样子,并不是讨厌住在住在巢里,也不是害怕被鸠夺走自己的巢。原来鹊的本性笨拙,比鸠还严重,大概是不善于筑巢的吧。所以它们在雨雪霜霰寒冷天气,靠新生的羽毛御寒;而太阳一出,就又聚集在树梢上叫个不停,听那叫声也很安闲自得,似乎并不以露天栖息为苦。而且鹊不飞高,也不远离,只是在小园周围觅食。有时飞进主人的堂上,正逢主人进食,主人扔点剩余的食物,它们便围拢来啄吃。主人的客人来了,它们也不惊飞,好像把客人、主人都看作是没有狡诈心思的人。乾隆四十六年初冬,在堂北建了一亭。四周是落尽叶子的冬树,鹊环绕着亭子栖息在树上,因此起名为拙鹊亭。鸠笨拙,是理所当然的,鹊为什么也笨拙呢?但是,如果不笨拙,那就不能成为园中的的鹊了。按,这篇《拙鹊亭记》是借鹊寓意,所寄寓的事近在眼前,决不是出自虚构,这也是一种异闻。敬亭先生的弟弟仓场侍郎宜公,刻成了先生的集子,我为他校雠(勘)文稿,因而把这一段摘录下来,用来作为谈话的资料。

 

    杨横虎

 

    精神病医生殷赞庵从深州病人家回来,主人派一个姓杨的仆人护送他。杨一向脾气暴戾,众人都称他为横(读去声)虎,一路上总是惹事生非,没有一天不与别人争吵。一天夜晚到达一个村庄,旅舍已经客满,他们就投奔一座寺庙,寺僧说:只有佛殿后面有三间空屋。但是那里有怪物作祟,我不敢隐瞒你们。杨横虎发火说:什么怪物敢危害我杨横虎,我正想找它呢!催促寺僧整理好床铺,就和殷赞庵睡在里面。赞庵内心恐惧,靠近墙壁睡下。杨横虎睡在外面,点亮蜡烛等待怪物。半夜里,果然有呜呜的声音从门外进来。一看却是一个美丽的妇人。她慢慢地走近床榻,杨横虎突然跳起拥抱住她。就与她接吻狎戏。妇人忽然现出吊死鬼的原形,形状丑恶可怕。殷赞庵浑身发抖,两排牙齿在打架,杨横虎慢慢地笑着说:你的容貌虽然讨厌,下身应当与人相同,暂且行乐一次。左手揽住她的背,右手就脱去她的裤子,将她按倒在床榻上。鬼大叫着逃走,杨横虎追出去喊她回来,她竟然没有回来。他们就安睡到天亮。临走时,杨横虎对寺僧说:这间屋大有好处,我某天回来还要住宿,不要留宿别的客人。殷赞庵曾将这件事告诉沧州王友三说:世上居然有逼奸吊死鬼的人,横虎的名字,决不是凭空得来的。

 

    房官趣事

 

    科考的目的是为国家选取人材,而不是为了给考官收取门生创造条件。后来,因为各房考官录取的名额皆有一定的数量,而判卷却没有一定的优劣标准,于是就有了拨房评卷的例制。雍正十一年会试,先父姚安公的同年杨农先先生(杨丈讳椿,与已故姚安公同年登榜)在判卷时,有十分之七是从其他试房拨入的,先生对此并不介意,他说:其他试卷确比本房试卷水平高,我不敢心存偏见,致使黑白颠倒。(这是从座师介野园先生那里听来的,介野园先生就是被拨入杨公卷房而等第的。)乾隆七年会试,诸襄七先生拒绝判阅其他诸房拨来的试卷,而他自己房中仅有七份试卷,总裁也只好听之任之。闻静儒先生房中,有一份试卷名列本房第一,拿到别的试房,落到第二十名。王铭锡房中,竟评选不出够第一名的试卷,而任钓台先生房中,却出了两个第一名。戊辰年会试,朱石君先生的试卷在汤药冈先生房中列于榜首,实际上,他的试卷是从金雨叔先生房中拨入的。这样说来,金雨叔房中也有两个第一了。当时,大家对此均无异议。所刻同门试卷,我都亲眼见过。庚辰年会试,钱箨石先生用兰颜色画了几幅牡丹,赠送给考官同事,大家相互传看并在画上题诗。当时,员外郎顾晴沙房中拨出的试卷最多,朱石君拨入的试卷最多,我在赠给顾晴沙的画上题诗道:深浇春水细培沙,养出人间富贵花。好是艳阳三四月,余香风送到邻家。边秋厓先生和着我的诗韵写道:一番好雨净尘沙,春色全归上苑花。此是沉香亭畔种(读上声),莫教移到野人家。我又为赠朱石君的画题道:乞得仙园花几茎,嫣红姹紫不知名。何须问是谁家种,到手相看便有情。君自己和诗道:春风春雨剩枯茎,倾国何曾一问名。心似维摩老居士,天花来去不关情。张镜壑先生接着和诗两首道:墨捣青泥砚涴沙,浓蓝写出洛阳花。云何不著胭脂染,拟把因缘问画家。”“黛为花片翠为茎,《欧谱》知居第几名?却怪玉盘承露冷,香居士太关情。我们是多年密友,彼此间并不隔心,相互取笑为乐,却毫无成见。当时,蒋文恪先生为会试总裁,看了我们的题诗后说:诸位先生跌宕风流,笔墨游戏堪称佳话。然而,古人之间的嫌隙与误解,多起于相互戏谑嘲弄。不如免去这些作法,才是保全友情之道。大家都十分钦佩他讲的话。先生为人老成持重,他的言论足以说明他的远见卓识。我将此事记录在这里,以使我们记住青年时期玩弄虚词绮语、炫耀文辞的过失,希望后来的英才俊杰,千万不可效仿。

 

    拜榜考辨

 

    科场在填完榜后,必须把榜卷起来横放在桌子上。然后总裁官、主考官都身穿朝服在行过九拜之礼后,才捧出去发榜。因此,堂吏们称之为拜榜。这种说法是不对的。按公事而论,这一榜中都是举子,考官为什么要拜举子呢?按私人交情而论,这一榜都是主考官的门生,老师为什么要拜门生呢?有人就用《周礼》中五拜受百姓这个典故来加以解释,这也更是牵强附会。放榜那一天,应当马上把题名录呈上去。题名录不能先写,必须在拆卷后念一个名字,然后付给填榜的纸条,再写录一个人。现在纸条还叫录条,来源就是这样的。这个题名录也要在拜了之后才能送上去,就像臣子拜了奏折才能送上去一样。如果不放榜,就写不成题名录;而题名录写不成,榜也就放不了。所以题名录和榜文要一齐放在桌子上拜。因榜大录小,在灯光的照耀之下,人们只能看到榜而没有注意到录,所以误认为是拜榜。此后,有时因题名录还没有写完时天就亮了,也有时因考官急于报告皇上,便先拜完就走了,以致有拜时桌子上没有摆放题名录的情况出现。久而久之,这也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了。堂吏也许会认为没有题名录也可以拜,就不再摆放题名录了。又因为没有摆放题名录,可以暂时延缓,等以后再追送,以致在写完榜后,也没有题名录摆放,于是这种九拜礼就慢慢地潜移到榜文上了。我曾就这个问题问过先师阿文勤先生,他就把上述李文贞讲过的情况转述了一遍。李文贞先生就是阿先生在康熙四十八年参加会试时的主考官。


路过

雷人

握手

鲜花

鸡蛋

最新评论

圆通禅堂 ( 赣(2022)0000011)|联系我们

GMT+8, 2024-5-2 22:28, Processed in 0.029782 second(s), 12 queries.

普渡 慈航